大乘佛教是佛教兩大支派的一種(另外一個為小乘佛教),大乘是梵文Mahayana的譯文。

         Maha(摩訶)是大的意思,Yana則是乘,也就是交通工具,是印度佛教對教法的習慣稱呼,按字面翻譯就是大教法。主要流傳於中國內地、日本、朝鮮、尼泊爾、西藏、蒙古等地,在越南,臺灣也有相當數量的信徒。

歷史沿革
         佛教最初的分裂大概出現在釋迦牟尼涅槃後一百年左右,當時的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一般學者都視大眾部為大乘佛教的最初起源。而到了佛逝五百年左右,印度僧人龍樹(c. 150 - 250 CE) 創立「中觀論」則被視為大乘佛教完全建立的標誌。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創立「唯識論」,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理論基礎。
         西元7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了的婆羅門教的咒語、宗教儀匭和瑜珈術的身體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極富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實踐方式,成為「金剛乘」或者「密乘」。相對於密乘,人們把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
         大乘佛教在興起以後很快向外傳播,一度成為中亞地區的主要宗教,著名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就是這一時期雕刻的。另一個方向上,大乘佛教傳入尼泊爾、西藏境內,和當地的原始宗教信仰相結合,形成了顯密並重的藏傳佛教。
         而傳入中國境內的大乘佛教則得到創造性的發揚,成為了宗派眾多,成就顯著的漢傳佛教。尤其是隋、唐以後發展起來的天台宗、華嚴宗、密宗、禪宗和淨土宗更是結合了中國固有的文化特色和儒、道思想,成為了印度佛教所沒有的,純粹的中國大乘教派。

信仰特點
         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不像小乘佛教那樣認為現世界只能有釋迦牟尼一個佛,普通人通過修證只能達到出離輪迴,至於涅槃的阿羅漢果位;而是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釋迦牟尼也並非實體的佛,而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現在佛在人間的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模板」。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小乘教徒為「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低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辯、禪修獲取無上的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得無上果位,成為佛。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小乘佛教「我無法有」的觀點,而認為「我法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是在法性本空這個問題的解釋上,大乘佛教內部的中觀論派和唯識論派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總結
         學界一般認為,大乘佛教是佛教逐步發展的產物,是一部分佛教徒為了適應環境,進一步推廣佛教傳播而進行改革的產物。但是佛教界本身則有不同看法。一些小乘教徒往往視大乘佛教為不純正、不可靠的,是羼雜了「外道」(其它宗教信仰,如道教)思想的產物,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是後人附會的;而大乘佛教界則自視為純正的佛法,認為一切大乘經典都是佛所說的,只是佛在世時時機尚不成熟,所以加以隱藏,後世闡述大乘理論的僧人都是在佛、菩薩的指引下獲得這些隱藏的經典的。
         大乘思想源於佛教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許多理論創造發展,如不僅講人無我,而且講法無我;強調菩薩理想勝過阿羅漢理想;宣稱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佛教中的涅槃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而且是無所不知的存在;大乘倫理倡導慈悲一切眾生,力主以功德迴向他人等。

~ data from Wikipedi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8626460 的頭像
    s8626460

    The Beauty of Taiwan

    s86264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