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別稱「蓉城」、「錦官城」,簡稱「蓉」,地處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為中國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成都是中國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中國西南地區物流、商貿、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是中國開發最早、持續繁榮時間最長的城市之一。有詳細史料可考的成都建城時間是西元前316年,距今已有2300餘年的歷史;而根據成都市區內的金沙遺址等考古遺蹟,成都成為高度發達的城市聚落距今已有3200餘年。如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經濟區是中國西部經濟最領先的區域。
歷史
成都作為西南重鎮,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春秋末期(約西元前4世紀),古蜀國第五世開明王把都城遷至成都。周赧王四年(西元前311年),秦國蜀郡郡守張儀按秦首都咸陽建制修築成都城牆。三國時為蜀國首都,五代十國時為前蜀、後蜀都城,文化遺存豐富。秦漢以來,成都就以農業、手工業興盛和文化發達著稱,歷代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長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漢代成都與洛陽等並列為五大都會之一。唐代商貿繁榮,與揚州齊名,稱為「揚一益二」。
先秦
在夏代紀年早期階段甚至更早的時期,地處成都平原的古蜀國已形成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記載,古蜀國共有蠶叢、柏灌、魚鳧、杜宇和開明五個朝代,先後定都於瞿上(今成都市溫江區,亦有今廣漢市之說)、郫邑(今郫縣)、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廣都(今雙流縣)。春秋末期(約西元前4世紀),第五世開明王把都城遷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典故,因名成都,相沿至今,成都也因此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自建城起便未改名稱的城市。有人認為成都為古蜀地名音譯詞。有一種說法將「廣都、新都、成都」合稱為「古蜀三都」。
如今成都平原有很多古蜀國的文化遺蹟,如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魚鳧古城遺址、望叢祠等,地處成都市區的金沙遺址則是古蜀文化發展的一個巔峰。位於成都市區北校場的一處古蜀國遺蹟名曰「武擔山」,相傳為第十二世開明王派「五丁力士」由今甘肅省武都縣取土為王妃修建的墓冢。
秦漢
富庶的古蜀國是秦國統一天下過程中首先攻取的對象,秦惠文王為此做了多年的準備,通過「石牛記」、「美女計」等一系列計策,麻痹了第十二世開明王,並開闢由秦入蜀的「石牛道」(即「金牛道」)。周慎靚王五年(西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借巴國、蜀國互攻之機,派司馬錯率軍沿石牛道入蜀,數月之間便攻占蜀地。此後,秦王三立三廢蜀侯,終置蜀郡,郡治成都縣即設於原蜀都成都。周赧王四年(西元前311年),秦國蜀郡郡守張儀按首都咸陽建制修築成都城牆;成都據此也成為中國有確切史料記載的最長時間城址不變的城市。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元前256年),秦昭王任命李冰為蜀郡郡守,任內他主持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從此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經過數十年經營,成都在秦末便取代關中平原獲「天府之國」之稱,而這一美譽一直延續至今。
漢代的成都,經濟已相當繁榮,織錦業尤其發達,成為朝廷重要的貢賦來源。於是朝廷在成都專門設置錦官管理,並在成都城西南建造「錦官城」(亦可簡稱「錦城」);「錦官城」、「錦城」由此成為成都的別稱。漢平帝元始二年(西元2年)時成都人口達到7萬6千戶(約35.4萬人),是當時人口最多的城市,與京兆尹長安、河南郡的治所洛陽、封國楚國的治所彭城、潁川郡治所平輿、汝南郡治所陽翟、濟南郡治所東平陵、齊郡治所臨淄、臨洮、南陽郡治所宛城一併成為漢朝九大都市。漢世宗即位之建元元年(西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黨在成都建立了世界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即現在的石室中學。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成都人司馬相如、揚雄、王褒、楊遵皆為漢代最有名的文學大家。
前漢時,全國共分為中央政府委派到地方的十四個州刺史部監督機構,其中在雒縣(今四川省廣漢市)置益州刺史部,分管巴郡、蜀郡、廣漢郡、犍為郡、漢中郡、武都郡、牂牁郡、越嶲郡、益州郡、永昌郡,範圍大致為今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大部、陝西南部的漢中地區以及湖北省、甘肅最東南部一隅,刺史部後遷駐成都。新莽天鳳四年(西元17年)綠林赤眉起義爆發,公孫述趁機在成都建立「反叛的割據的君主制政權」,自立為帝,國號「成家」,改益州刺史部為司隸校尉,以蜀郡為成都尹。後漢建武十二年(西元36年),漢光武帝劉秀命大司馬吳漢在經過五年征戰之最終攻陷成都,活捉公孫述,成家滅亡,在成都重新設置益州刺史部。漢靈帝中平五年(西元188年),因朝廷想儘快鎮壓自漢靈帝光和七年(西元184年)四月開始爆發的黃巾之亂,朝廷接受劉焉的建議,改各中央政府委派到地方的各州刺史部的監督機構為擁有實際招募士兵和指揮權的州牧,劉焉則為首任益州牧,設治所於綿竹,漢獻帝初平五年(西元194年)遷駐成都。當時的益州刺史部是西域胡人興賈經營之地。
三國時代
魏黃初二年(蜀漢章武元年,西元221年),漢中王劉備在諸葛亮等人的輔佐下稱帝,宣稱繼承漢統,沿定國號為漢(史稱蜀漢,亦簡稱蜀),改蜀郡為成都府並建都於此。這一時期,形成了曹魏、蜀漢、吳三國割據鼎立的局面。成都的農業、鹽業和織錦業在這一時期得到較大恢復發展,發展成蜀漢最大的城市,是蜀漢政權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魏景元四年(蜀炎興元年,西元263年),魏鄧艾、鍾會率軍進攻蜀漢,蜀後主劉禪在成都投降。益州刺史部為魏所領。
魏晉南北朝
西晉時,益州刺史部分為益州刺史部、梁州刺史部二州,成都繼續為益州治所。西晉永安元年(西元304年),氐人李雄攻陷成都,洗劫,後自稱成都王;西晉光熙元年(西元306年),李雄在成都建立反叛的割據君主制政權,自立為帝,國號大成,定都成都。東晉咸康四年(西元338年),李壽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東晉永和三年(西元347年),成漢為東晉桓溫所攻滅,成都重新成為東晉所領的益州。東晉寧康元年(前秦建元九年,西元373年),前秦攻取梁、益二州,成都併入前秦疆土。淝水之戰後,前秦瓦解,東晉將領桓沖趁勢於太元十年(西元385年)收復益州。東晉義熙元年(西元405年),參軍譙縱叛亂,占據巴蜀之地,建立反叛割據的譙蜀的君主制政權,自稱成都王,而後又向後秦稱藩,被封為蜀王。義熙九年(西元413年),東晉太尉劉裕以朱齡石為帥征伐譙蜀,攻克成都,譙縱自殺,譙蜀亡。
南北朝時期,成都一直是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晉元熙二年(南朝劉宋高祖永初元年,西元420年),劉裕讓晉安帝禪讓的名義奪取帝位,劉宋建立,益州為劉宋所領。劉宋升明三年(南朝蕭齊建元元年,西元479年),齊太祖武皇帝蕭道成迫使劉准禪讓,劉宋終結,蕭齊建立,益州為齊所領。其間蕭齊武帝遂以蕭鑒為益州刺史,主張德化,不採鎮壓前朝宗室的政策,成都恢復安定,成為「西方之一都」。蕭齊中興二年(蕭梁天監元年,西元502年),梁高祖代齊,建立蕭梁,益州成為蕭梁所領。蕭梁時期,益州刺史鄧元起、蕭紀先後治益州,內修耕桑鹽鐵之政,外通商賈遠方之利。侯景之亂後,承聖二年(西魏廢帝三年,西元553年),西魏軍攻入成都,益州併入西魏疆土。西魏恭帝三年(西元556年)十二月,北周建立,益州為周所領。其間,宇文憲曾為益州刺史,深得蜀人歡迎。
魏晉南北朝時期,成都地區的史學家和史著多有盛名。來敏、譙周、陳壽、常寬、常璩、李膺等著述頗豐,傳世的則有《三國志》和《華陽國志》。 這一時期,佛教在成都地區得到了很大發展。
隋唐五代
隋開皇元年(西元581年),益州為隋所轄;唐武德元年(西元618年),益州又為唐所轄。隋唐時期,成都經濟十分發達,文化非常繁榮,是當時全國大城市之一(長安、洛陽、淮南東道治所江都(廣陵郡)、劍南道治所成都、河東道治所太原、江南東道治所蘇州、嶺南東道治所廣州、淮南西道治所楚州、河南道治所汴州、河北道治所魏州)之一,人口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由於經濟繁榮,到中唐時有「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之稱。隋唐時期成都的造紙和雕版印刷術水平和工藝很高,朝廷曾規定國家圖書館的書必須用成都造的麻紙來抄寫。「蜀繡」也在此時成為全國三大名繡之一,「蜀錦」更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晚唐時,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等都曾旅居成都。唐天寶十五年(西元756年),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逃至成都,改益州為成都府,後再升成都府為南京,此為「南京」一詞在歷史上之首次出現。唐文宗大和四年(西元830年),大蒙傾國之軍力攻入成都外城,擄掠了大量工匠去,後撤退,唐僖宗廣明元年(西元880年),唐僖宗為避西元875—884年的王仙芝+黃巢之亂軍,也曾逃至成都,並在此停留四年之久。唐代成都開發了摩訶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唐太宗貞觀年間在城北建造了建元寺,唐宣宗大中年間(西元846—859年)改名為昭覺寺,時至今日仍被稱作「川西第一叢林」。
唐哀帝天祐四年(後梁開平元年、前蜀天復元年,西元907年),來自於洛陽的沙陀族蜀王王建自立為帝,定都成都,建立割據的地方君主制政權,國號蜀,史稱前蜀。前蜀初年,王建勵精圖治,開拓疆土,興修水利,注重農桑,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由於擁有沃地千里、豐饒五穀的成都平原,前蜀的經濟、文化得到發展,成為了當時的一個君主制強國。後唐同光三年(前蜀咸康元年,西元925年),前蜀最終被後唐攻滅。後唐應順元年(後蜀明德元年,西元934年),時任西川節度使孟知祥自立為帝,建都成都,建立割據地方君主制政權,國號亦為蜀,史稱後蜀。孟知祥之子後蜀後主孟昶頗能勵精圖治,境內很少發生戰爭,維持了近三十年和平。他在成都城牆上遍種芙蓉,成都由此有了「芙蓉城」之稱,簡稱「蓉城」或「蓉」,並成為如今成都的官方簡稱。後蜀的「翰林圖畫院」是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北宋乾德二年—三年(西元964年11月—965年3月),趙匡胤發兵攻後蜀,孟昶投降,後蜀亡,之後宋軍在成都市的夾城設計誘殺鎮壓了後蜀的27000士兵。前後蜀時期,成都地區沒被捲入中原的惡性爭鬥,成為當時中國最為繁榮的地區。
宋元
北宋初期,朝廷在成都設立成都府,為川峽四路(利州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夔州路)的成都府路治所。北宋淳化四年(西元993年),王小波、李順在成都附近的青城暴動,遂克成都,建立大蜀的反叛割據君主制政權。當年五月,宋軍攻陷成都,起義失敗,成都府被降為益州,成都府路改為益州路,成都仍為治所。宋徽宗重和元年(西元1118年),益州路再升格為成都府,益州路再改成都府路,治所照舊。趙宋時期是成都在古代歷史中最為興旺的時期,其經濟占全國的比例很高。宋寧宗時期,川峽四路(利州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夔州路)的經濟比重占當時宋寧宗時的四分之一以上,川峽四路(利州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夔州路)的人口在宋理宗端平元年(西元1234年)之前有260萬戶以上。大概910萬人左右,其中成都府路的人口在宋理宗端平元年(西元1234年)之前超過130萬戶,大概455萬人左右,而成都府地區的人口在宋理宗端平元年(西元1234年)之前有四十萬戶以上,成都地區的經濟十分發達,在全國都很有影響,以蘇軾、蘇轍兄弟為領袖的蜀學獨樹一幟。
當時成都的絲綢業規模擴大,品種繁多,蜀錦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趙宋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每年成都上交絲綢商品,占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趙宋時期,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藥市、花市。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在宋真宗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仁宗時,在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
宋理宗端平元年(西元1234年)因端平入洛導致蒙古宋戰爭爆發,次年初,元太宗窩闊台汗率軍目標攻占川陝四路。元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設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民間俗稱「四川省」,這一中央政府委派到地方的監督機構治下的諸路的戶口合計260萬戶,910萬人左右。
西元1352年初劉福通和韓林兒利用被朝廷徵召去修治河道的民夫被鞭打的不滿情緒發動了紅巾軍之亂,後湖北麻城人明玉珍在西元1363年率軍攻占了全部的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的中央政府委派到地方的監督機構治下的諸路,成立明夏(西元1363—1371年),都重慶路。
明清
明洪武四年(西元1371年),明軍攻滅明玉珍所建大夏政權於重慶,後在成都設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其中成都為首府。明太祖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王府設在成都,今人稱其為「皇城」。明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自立為帝,國號大西,稱成都為西京。隨後滿洲八旗攻入四川,與張獻忠在成都激戰。
滿清順治三年(西元1646年),成都全城被張獻忠焚毀於戰火之中,在隨後的五六年間(西元1646—1657年之間)清軍一直在這裡攻城略地,導致人絕人煙,因此當時四川布政使司的治所曾遷往保寧府閬中。順治十五年(西元1658年)之後,滿清朝廷下令實施「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漸恢復生機,省會也又遷回成都。清沿明制,設四川布政使司於成都。西元1684年皇帝另簡派四川總督、成都將軍駐成都。清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太平天國將領翼王石達開率兵攻入四川,但攻成都失敗,清軍誘俘之,在成都城內科甲巷將其凌遲處死。
民國時期
清宣統三年(西元1911年)6月,保路運動在成都發起,時任四川總督趙爾豐鎮壓民眾造成的「成都血案」引發民眾起義,這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總爆發,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績。是年11月27日,立憲黨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獨立,成立大漢軍政府並擔任都督。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漢軍政府與重慶之蜀軍政府合併為四川軍政府,軍政府駐成都,尹昌衡任都督,張培爵任副都督。民國三年(西元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設置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後廢道復省,成都仍為四川省會。民國八年(西元1919年),五四運動消息傳到成都,掀起成都學生運動高潮。民國十年(西元1921年),成都、華陽兩縣合併為市,成立市政籌備處,處以下設總處、文牘、法治、會計、調查、庶務六科。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市政籌備處改名為市政公所。此時,四川大學、華西協合大學等一些現代教育機構在成都設立。
民國十七年(西元1928年),正式改市政公所為市政府,國民政府遂置成都市為省轄市並繼續為四川省省會。由於川軍派系混亂,成都在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至民國二十二年(西元1933年)間陷入了長時間的軍閥爭奪時期。民國二十一年(西元1932年),川軍軍閥劉湘在蔣中正支持下,與劉文輝爆發爭奪統治權的戰爭,劉文輝由成都敗走西康雅安,劉湘任四川省主席,成為四川最大的實力派。民國二十四年(西元1935年)至民國二十六年(西元1937年),劉湘又與蔣中正爭奪四川統治權,蔣最終獲勝。
民國二十六年(西元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中國沿海沿江各類工礦企業、高等學校和文化團體紛紛內遷至四川,四川省省會成都成為中國大後方。如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於民國二十六年(西元1937年)遷至成都北較場,一直到國民黨敗退出大陸前沒再變更校址長達11年,除短訓班外,有10期學員畢業於成都,是該校在大陸培訓學員最多、校址未變時間最長的一個時期,也是該校在大陸培訓學員的最後一個時期;又如南京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山東齊魯大學、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及畜牧獸醫繫於西元1938年前後分別遷到成都華西壩,華西壩後被稱為大後方之「天堂」,香港大學醫學院也於抗戰時期遷於成都正府街辦學,上海光華大學遷於外西光華村,成為現在西南財經大學的前身。民國三十三年(西元1944年)6月15日起,轟炸日本本土的美國飛機從成都及其附近的新津機場、邛崍機場、彭山機場、廣漢機場出發,出擊900多架次,為抗日戰爭作出傑出貢獻,在民國遷台前,成都是美國在遠東最大的空軍基地。
民國三十八年(西元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從南京依序遷往廣州、重慶、成都、西昌,最後至台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
西元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攜其子蔣經國,從成都飛往台灣,而成都當時已是中華民國控制的大陸最後一個大城市。
西元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四川省被分為東、南、西、北四個行署,成都成為川西行署區的駐地。
西元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各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後,成都市一直為四川省省會。四川省恢復建制之後,西南地區的大區機構如成都軍區、成都鐵路局等也在成都紛紛成立。
西元1959年9月至文革中期,成都市為中共中央西南局駐地。
西元1989年2月,國務院批准成都成為計劃單列市,後於西元1994年12月撤銷計劃單列,成為副省級城市。
西元2007年6月,成都市與近鄰重慶市同時獲批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西元2009年1月,中央文明辦授予成都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是反映中國大陸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最高獎項。
西元2011年,四川省批覆成都、眉山、資陽三地部分區域成立天府新區。
西元2013年,成都市爆發反對PX項目事件,但是當局卻阻止市民進行抗議。
西元2013年6月,財富全球論壇在成都舉行。同年九月二十四日,世界華商大會在成都成功舉辦。
地理
地形
成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介於東經102°54'-104°53'、北緯30°05'-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土地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以平原為主,與德陽市、眉山市、雅安市、資陽市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
成都市區海拔500餘米,錦江、府河、沙河從城區穿流而過。成都境內的地形較為複雜,東部為龍泉山脈和盆中丘陵,中部為成都平原,西部為邛崍山脈;境內海拔最高處是位於大邑縣境內西嶺雪山的大雪塘(又名苗基嶺),海拔5353米;海拔最低處是位於金堂縣東南的雲合鎮河谷,海拔378米。
東部丘陵區
龍泉山脈海拔600至1000米,植被破壞較為嚴重,以東北-西南走向穿過成都市東部的龍泉驛區和金堂縣,該山脈為成都平原和盆中丘陵的分界線,龍泉山脈以東,淺丘連綿起伏。成都市域內只有金堂縣的部分地區位於該山脈以東的丘陵區。
中部平原區
成都平原介於龍泉山脈與邛崍山脈之間,面積約占成都市總面積的50%,海拔450至720米,是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的沖積扇平原。成都平原得益於都江堰水利工程,河網密布,同時由於土地肥沃,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平原上也零星分布著一些淺丘,比如成都近郊的鳳凰山、磨盤山。
西部山地區
邛崍山脈是橫段山脈最東緣的山系,以東北-西南走向穿過成都市西部的彭州市、都江堰市、大邑縣、崇州市和邛崍市,許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該地區海拔落差巨大,地貌豐富,擁有豐富綺麗的自然景觀。
氣候
成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亦有海洋性氣候的部分特徵,氣候宜人,有夜雨日陽,夏涼冬暖春秋長的特徵。成都降水充沛、空氣濕潤,除秋、冬季外,陽光也比較充足。
成都年平均氣溫約為16.1℃。由於四川盆地北部的秦嶺、大巴山起到了屏障作用,冬季來自北方的冷空氣不易進入盆地,從而使成都冬季溫暖,一月平均氣溫在5℃以上,霜雪極其少見。成都七月平均氣溫為25.2℃,較之同緯度的上海、南京、杭州、重慶、武漢等城市偏低,且很少出現上述城市常見的持續性極端高溫天氣。
成都市(平均數據西元1971-2000年,極端數據西元1951-2013年)氣候平均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極端高溫℃(℉) | 18.0 (64.4) |
22.7 (72.9) |
30.9 (87.6) |
32.8 (91) |
36.1 (97) |
36.0 (96.8) |
37.3 (99.1) |
37.3 (99.1) |
35.8 (96.4) |
29.8 (85.6) |
24.9 (76.8) |
20.3 (68.5) |
37.3 (99.1) |
平均高溫℃(℉) | 9.3 (48.7) |
11.2 (52.2) |
15.9 (60.6) |
21.7 (71.1) |
26.0 (78.8) |
28.0 (82.4) |
29.5 (85.1) |
29.7 (85.5) |
25.2 (77.4) |
20.6 (69.1) |
15.8 (60.4) |
10.7 (51.3) |
20.3 (68.5) |
平均氣溫℃(℉) | 5.6 (42.1) |
7.5 (45.5) |
11.5 (52.7) |
16.7 (62.1) |
21.0 (69.8) |
23.7 (74.7) |
25.2 (77.4) |
25.0 (77) |
21.2 (70.2) |
17.0 (62.6) |
12.1 (53.8) |
7.1 (44.8) |
16.1 (61) |
平均低溫℃(℉) | 2.8 (37) |
4.7 (40.5) |
8.2 (46.8) |
12.9 (55.2) |
17.2 (63) |
20.5 (68.9) |
22.0 (71.6) |
21.7 (71.1) |
18.6 (65.5) |
14.6 (58.3) |
9.5 (49.1) |
4.5 (40.1) |
13.1 (55.6) |
極端低溫℃(℉) | −4.6 (23.7) |
−3.5 (25.7) |
-1.2 (29.8) |
2.1 (35.8) |
7.4 (45.3) |
13.2 (55.8) |
16.8 (62.2) |
15.7 (60.3) |
11.6 (52.9) |
3.2 (37.8) |
-0.1 (31.8) |
−5.9 (21.4) |
-5.9 (21.4) |
降水量㎜(英寸) | 7.9 (0.311) |
12.1 (0.476) |
20.5 (0.807) |
46.6 (1.835) |
87.1 (3.429) |
106.8 (4.205) |
230.5 (9.075) |
223.7 (8.807) |
131.8 (5.189) |
39.4 (1.551) |
15.9 (0.626) |
5.2 (0.205) |
927.5 (36.516) |
相對濕度(%) | 83 | 81 | 79 | 78 | 76 | 81 | 86 | 85 | 85 | 85 | 83 | 84 | 82.2 |
平均降水日數(≥ 0.1 mm) | 7.0 | 8.5 | 10.9 | 13.0 | 14.7 | 15.2 | 17.6 | 15.8 | 15.6 | 13.1 | 7.7 | 5.2 | 144.3 |
日照時數 | 53.3 | 51.4 | 83.1 | 113.9 | 121.7 | 117.2 | 131.9 | 155.0 | 77.6 | 59.4 | 57.2 | 51.6 | 1,073.2 |
來源:中國氣象局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 西元2014-01-01
註:成都國際交換站,西元1951-2003年在成都老站(56294),西元2004年起在溫江(56187) |
資源與環境
成都城區已經建成公園數量達到110餘座。西元2005年,成都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6.1%;綠地率33.0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2平方米,居中國前列。成都境內生物資源較為豐富,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區,境內珍稀植物有銀杏、珙桐等;珍稀動物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等。
西元2006年,成都全市森林覆蓋率為36.15%。成都目前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4個、省級森林公園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2處。而中心城區兩河森林公園、北湖公園、金沙遺址公園等11座大型城市森林公園已經或即將陸續建成。西元2007年,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成都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這是中國第四座獲此稱號的城市。
近年來四川省大力發展水電產業,使成都境內多條河流生態遭到破壞,比如位於岷江上游的多個水電站幾乎使岷江成為一條人工河流。更有人指出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將會嚴重影響都江堰的效用。
西元1992年,成都市委、市政府決定,從西元1993年開始,用5年的時間,投入27億元,對市中心人口最密集、污染最嚴重的府南河15公里河段進行整治。經過5年的努力,沿河10多萬棚戶居民遷入新建小區,污染型企業已遷移,城區水面得到淨化,城市防洪能力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西元1998年,府南河綜合整治項目獲得聯合國人居獎。
第30個世界環境日,人類環境會議召開3 0周年世界紀念活動及「世界50個城市可持續發展項目展覽」,西元1997年6月4日至7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成都市府南河工程從70多個國家的228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大使項目獎」。由「21世紀城市建設與環境成都國際大會」組委會宣布,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四川成都市改造治理的府南河綠化環保工程榮獲國際人居領域2000年最佳範例獎。
府南河綠帶上的活水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座高揚水保護旗幟的主題公園,因此獲西元1998年國際水岸中心「優秀水岸獎最高獎」,國際環境設計協會和美國《地域》雜誌聯合評定的與英國泰晤士河治理項目並列的"環境設計獎"。
但和優秀的綠化與水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於汽車保有量大,工業化程度高等原因,加上位於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成都市一直是全國空氣品質較差的城市之一,空氣品質長期處於不達標狀態。
名稱 | 級別 | 名稱 | 級別 |
---|---|---|---|
龍池森林公園 | 國家級 | 白鹿森林公園 | 省級 |
西嶺雪山森林公園 | 國家級 | 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 | 國家級 |
天台山森林公園 | 國家級 | 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 國家級 |
白水河森林公園 | 國家級 | 鞍子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 省級 |
雞冠山森林公園 | 省級 | 黑水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 省級 |
經濟
成都是中國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改革開放以來成都成為了中國西南地區的物流和商貿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及交通樞紐、通信樞紐,是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現代農業基地。成都是內陸開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西元1992年被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委員會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第十一位,投資硬環境進入全國40強,在省會城市中第一個榮獲國家衛生城市殊榮。《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8~2009)》成都綜合實力大陸排第四位。成都市綜合實力在全國位居前列,工商產業值位居全國第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規模西部第一,第二產業西部第二。西元2012年,成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39.8億元,位居全國第8位,省會城市第二位,副省級城市第3位,西部地區省會城市第一位,並超越了南京、杭州、濟南、瀋陽、青島、寧波、大連等為代表的沿海副省級城市和無錫、佛山等其他沿海經濟強市;全市人口人均生產總值達56724元,位居西部十二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城市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中西部地區省會城市第二。
成都也是中國西部吸引外資最多的城市,西元2010年實際利用外資64.1億美元,其中外商投資實際到位48.6億美元。成都2010年實現進出口總額246.78億美元,其中出口138.74億美元,在中西部城市中居第1位,出口額占四川省出口總額的73.62%。西元2010年,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51.3億元,增長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26.9億元,增長36%;固定資產投資4255.4億元,扣除災後重建同比增長1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17.6億元,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205元,分別增長11.7%、15.1%。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受到國家充分肯定。成都是外資公司投資西部的首選之地,眾多跨國公司落戶成都,截止西元2013年底共有245家世界500強公司在蓉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其中境外世界500強企業190餘家,中國內地世界500強企業40餘家,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成都的奮鬥目標是成為中國中西部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實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並致力於構建中國中西部的金融中心。成都目前在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化學化工產業,家具和鞋業製造產業,動漫和傳媒產業,會展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旅遊業等取得巨大成就,穩步奠定了成都作為中國十大城市的地位和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成都市目前正向東向南發展,據其官方說法,到西元2020年,都市區面積將四倍於紐約,達3681平方公里。
農業
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特別是秦國時期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後,成都平原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自秦代以來,成都便成為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直至近代之前,是發達的農業造就了成都經濟的繁榮。成都下轄的溫江與郫縣由於土地十分肥沃,又處於都江堰的直接下游,是糧倉中的糧倉,有「金溫江、銀郫縣」之稱。
目前,成都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油、蔬菜水果和中藥材基地之一,龍泉驛區和金堂縣都是全國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基地,溫江區和錦江區三聖鄉等地的花卉種植也漸成規模,西元2005年第六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溫江區舉辦。但近年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已使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下降,西元2006年成都農業產值占GDP比重僅為7.0%,是中國農業比重最低的特大城市之一(特大城市中僅次於深圳、上海和蘇州)。西元2009年,成都市糧食總產量達到278.9萬噸,增長1.6%;油菜籽產量達23.4萬噸,增長12.4%。
工業
西元1950年代初,成都成為為全國重點建設的三個電子工業基地之一,在城市東郊陸續興建了一批軍工企業,這也是成都最早的現代化工業。西元1964年開始的三線建設,在成都興建一大批大型國有企業,徹底改變了成都以農業和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奠定了成都第二產業的基礎。同時在三線建設時期,正式確立西部以成都為經濟、電子工業、航空航天、通信、交通中心,重慶為重工業、軍工、機械工業中心的分工,這樣的分工一直影響至今。
目前,成都工業以電子信息、醫藥、航空航天、食品及菸草等為主,近年來又大力發展冶金、建材、化工、機械及汽車等產業。近年來成都民營和三資企業發展迅速,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不斷上升,德國大眾汽車第81工廠已投產。成都共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高新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此外還有台商投資聚集的全國四個之一、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和新加坡投資聚集地的成都新加坡科技產業開發園。西元2009年,成都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001.8億元,增長17.7%。
近年來成都高新技術產業增長較快,已逐漸成為中國的信息技術產業中心之一。目前通用電氣、摩托羅拉、愛立信、思科、諾基亞、阿爾卡特、西門子、SAP、賽門鐵克、EMC、甲骨文、聯想、盛大、騰訊、華為、中興等國內外知名公司都在成都設有研發中心。英特爾、德州儀器、普惠公司、西門子等公司也已在成都投資設廠。西元2010年下半年,富士康、仁寶等主要個人計算機代工商進駐成都,戴爾、聯想等國際計算機生產廠商都在成都建設有產業基地。
金融及商貿
錦江及安順廊橋成都自古便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金融和商貿重鎮,近年來成長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商業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負責川、雲、貴、藏的金融監管。近年來隨著中國內地金融市場的開放,成都也成為了外資銀行進軍中國西部的首要城市,滙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華僑銀行、東亞銀行、南洋商業銀行、大華銀行、摩根大通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友利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荷蘭銀行等10餘家外資銀行已在成都設立分行。另外,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成都分行正在籌備中,法國巴黎銀行(BNP)(中國)有限公司在成都設有代表處,澳新銀行在成都設立在華首家擁有中文客服能力的運營中心。本地銀行有成都銀行和成都農村商業銀行。
成都的商貿活動十分活躍,輻射範圍較廣,西元200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0.0億元,擁有年成交額上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31個,超10億元的市場8個。會展業也是成都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西元2006年,成都第三產業產值占GDP比重為48.9%。西元2009年3月,國務院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成都被確定為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之一。西元201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成都市區的核心商圈有春熙路商圈、鹽市口商圈和騾馬市商圈、華潤萬象城城商圈、來福士廣場商圈,大慈寺九龍倉國金商圈、太古地產等,區域商圈有新南天地商圈(凱丹廣場、IKEA、迪卡儂、蘇寧廣場)、奧克斯廣場、九方廣場、紅牌樓商圈、雙楠商圈、城南商圈、老會展中心商圈、西大街商圈、光華商圈、錦華路萬達廣場商圈、人民北路萬達廣場商圈、富力天匯商圈和建設路商圈等。另外,成都還有寬窄巷子、琴台路、錦里、文殊坊等民俗文化風情街,科華北路、一品天下、人民北路萬達廣場、錦華路萬達廣場、雙楠路等飲食聚集區,以及送仙橋古玩市場、跳傘塔-磨子橋電子產品市場,太升南路通信一條街等專業性較強的商圈。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14047625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2803353人,增長24.93%。年平均增長2.25%。其中,男性人口為7138723人,占50.82%;女性人口為6908902人,占49.1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3.33。0-14歲人口為1536850人,占10.94%;15-64歲人口為11146427人,占79.35%;65歲及以上人口為1364348人,占9.71%。
根據西元2011年的統計數據,成都市的常住人口共1405萬人,其中城鎮居住人口約為920.2萬人,占65.51%;鄉村居住人口約為484.5萬人,占34.49%。
人口來源
成都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歷史上接受多次大移民,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有五次。
第一次大移民,是秦滅巴蜀、統一六國後,秦王徙六國貴族、商賈大戶和囚犯於蜀地,持續近百年。第二次和第三次大移民,則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兩次「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據清末《成都通覽》對當時成都人口構成所作的統計:「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廣占25%,河南、山東5%,陝西10%,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第四次大移民,則是抗戰時期大量人員隨國民政府遷到大後方四川,成都是重要的安置節點之一。第五次大移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於「三線建設」,又有大量的工人、技術專家、學者和黨政幹部由東部地區遷來成都,包括二野西南服務團和軍眷、18兵團大量山西籍軍眷和上海、瀋陽、撫順、鞍山數以十萬計的幹部、工程師、技術工人及其家眷,現在成都市中心城五城區及高新區戶籍人口中上海籍和東北籍比重占一半以上,構成了現成都市中心城區人口的主體,也直接影響了成都中心城區方言的變化。原成都市「東郊」工業區基本上是上海人和東北人的天下。改革開放後,成都的快速工業化、城鎮化又引領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城。
成都的城市精神「和諧包容、智慧誠信、務實創新」也正是移民文化的充分體現。
姓氏
根據西元2006年人口數據,成都人口最多的首十個姓氏依次是李、張、王、劉、陳、楊、周、黃、羅、吳。除了羅姓外,其餘姓氏都是中國首十個姓氏之內。
宗教
目前成都市已有全市性宗教團體5個,縣級宗教團體31個,批准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固定處所)187處,登記在冊的宗教教職人員1386人,信教群眾逾百萬人。
成都民間傳統信仰揉合儒、釋、道三教的信仰,其中最重要民間信仰為川主信仰。川主由修築都江堰惠澤蜀地數千年的秦蜀郡太守李冰神化而成,是巴蜀地區的本土鄉神。都江堰每年舉行的清明放水節繼承始於北宋的官祭川主傳統,在砍榪槎放水入內江以供成都平原春灌的同時祭祀李冰父子。成都知名川主廟有二王廟、伏龍觀和新場川王宮等。
成都是道教的發源地,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在成都鶴鳴山創建五斗米道。知名的道教場所有道教名山鶴鳴山、青城山和青羊宮等。
成都知名的佛教寺廟有寶光寺、文殊院、大慈寺、石經寺和昭覺寺等。
最知名的基督教堂是四聖祠禮拜堂、上翔堂(建於民國二十四年,民國三十年被日機炸毀,於西元2008年重建,西元2011年開放),春熙路錦華館基督教青年會,最知名的天主教堂是位於西華門街的聖母無染原罪堂(該教堂同時也是四川省天主教成都教區的所在地)、張家巷天主教堂、淮口天主教堂、彭州白鹿鎮領報修院、邛崍高坪天主教堂。陝西街福音堂、署襪街蘇特蘭堂、青龍街原聖公會福音堂因城市建設在西元1978年後因故拆除。成都市擁有2座神學院,分別是基督教四川神學院和天主教四川天主教神哲學院。
此外,成都最知名的清真寺是皇城清真寺(始建於十六世紀)、鼓樓清真寺(始建於十四世紀)。
交通
城市交通
軌道交通捷運系統
成都是中國大陸第1座擁有市域鐵路的城市,是繼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南京之後中國大陸第7座、中西部第1座開工建設和開通運營地鐵的城市。成灌線於西元2010年5月開通運營,1號線於西元2010年9月開通運營,2號線於西元2012年9月16日開通運營,2號線西延線西元2013年6月6日開通。2號線東延線於西元2014年開通運營。成彭線、成蒲線、1號線南延線、3號線(西元2016年9月開通)、4號線(西元2015年12月26日試運行,西元2016年1月1日正式運營)、7號線(西元2016年開通)正在建設中,將於西元2012年至西元2015年間建成並通車運營,西元2014年地鐵5號線、6號線、10號線、18號線、1號線三期工程、四號線二期工程開工建設。根據成都市軌道交通規劃線網規劃,全域成都將最終形成由10條城市地鐵、7條軌道快線、6條市域鐵路組成的總長度超過1000km的軌道交通網絡,其中城市中心區軌道交通線路長度將達360km,而市域鐵路線網與建設中的成綿樂客運專線將把成都市轄的14個郊縣(區、市)與成都市中心城區連通,實現「縣縣通軌道交通」。
公共汽車
成都市二環路快速公交成都公共運輸目前以公交車和計程車為主。成都目前擁有超過300多條公交線路,營運公交車11147輛,公交網絡覆蓋全部城區、郊區和部分郊縣。 成都是中國汽車消費的熱點一線城市。截止西元2012年8月,成都全市登記在冊的機動車共有284萬輛,從西元2009年初起平均每天新增汽車1000輛,其中八成為私人汽車。根據統計數據,西元2011年末成都市擁有私人汽車突破160萬輛,緊隨北京、廣州之後,位列全國第三,每百戶成都家庭擁有轎車23輛。
計程車
成都市計程車數量約為20,000輛,其中中心城區有約12,000輛,車型主要為捷達、大眾速騰,收費方式按車型而定。
第二檔次車型(1.4T、2.0L速騰)起步價是2公里9元,超出2公里每公里1.9元,行駛單程10公里–60公里,每500米跳表1.42元;23:00–6:00的起步價為10元,超出2公里每公里2.2元,行駛單程10公里–60公里之間每公里3.3元。
第三檔次車型(愛麗舍、捷達及1.60L速騰)起步價是2公里8元,超出2公里每公里1.9元,行駛單程10公里–60公里,每行駛500米跳表1.42元;23:00–6:00的起步價為9元,超出2公里每公里2.2元,行駛單程超過10公里–60公里之間每公里3.3元。
行駛單程超過60公里以上的部分或往返乘車的,不收取回空補貼費。
計程車每等候5分鐘,按各檔次車型加收1公里租價費。車輛行駛速度低於12km/h,按等候費標準計收,採用時距並計收費。
凡目的地在中心城區及雙流機場範圍內的,必須打表計費,按計價器顯示金額收費,超出以上範圍的由雙方協商收費。
包車收費由乘客與司機雙方協商。
市區道路
成都是一個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市區主要道路為環型通道與放射型通道疊加之格局。其中主要環型通道有內環路、一環路、二環路、成都中環路、三環路、繞城高速、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未完全建成),主要放射型通道有由人民北路、中路、南路組成的南北中軸路,蜀都大道,新華大道,羊市街及其西延線,紅星路及其南北延線,東城根街及其南延線,北新大道等。由成都市區通往各郊縣(市)和重點風景名勝區均建有(在建)一條以上的免費快速通道。據西元2002年統計,成都全域城鄉公路密度居全國之冠。
公路
成都是四川省和西南地區最大的公路樞紐。108國道、213國道、317國道、318國道、319國道和321國道等6條國道以及多條省道在成都交匯。成都擁有發達的高速公路網絡,是全國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會級(含直轄市)城市。列入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即「7918網」)的G5京昆高速公路暨G93成渝環線高速成都綿陽段(即成綿高速)、G5京昆高速暨G93成渝環線高速成都雅安段(即成雅高速)、G42滬蓉高速成都南充段(即成南高速)、G76廈蓉高速成都隆昌段(即成渝高速)、G4201成都地區環線高速(即繞城高速)以及成樂高速、成溫邛高速、成灌高速、成彭高速、都汶高速、邛名高速(成雅高速複線)、成什綿高速(成綿高速複線)、成德南高速、成自瀘高速及機場高速公路交匯於此。目前,G4202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成安渝高速(成渝高速複線)、環成都經濟區高速、第二機場高速公路正在建設、規劃之中。
成都的主要公路客運站有:成都東客站汽車站、五桂橋汽車總站、新南門汽車站(成都旅遊集散中心)、北門汽車站、城北客運中心、城東客運中心、昭覺寺汽車站、茶店子汽車站、金沙汽車站、石羊場汽車站、五塊石汽車站、北湖汽車站、十陵汽車站。
成都市內高架路:成都二環高架於西元2013年5月28日通車試運行,這是成都市中心城區內首條完整的快速通道,全長28.3公里,該高架橋的建成一定程度緩解了目前城區的交通壓力,但是高架路的修建對原有植被帶的毀壞,也引起了市民的不滿,甚至有人質疑此高架路設計的科學性。對道路的擴建加高並不能真正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的狀況。
鐵路
成都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樞紐,位於寶成鐵路、成昆鐵路、成渝鐵路、達成鐵路四條電氣化幹線鐵路的交會處,支線鐵路成汶鐵路也被引入成都樞紐。成都鐵路局是全國18個鐵路局之一,管理運營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境內的鐵路網,另外雲南省境內部分鐵路網也由成局管理,營業里程超過5000公里。成都建有成都站、成都東站、成都南站、成都北站、八里站、成都西站等車站。成都站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客運中心,是成都鐵路局管轄的最大的特等客運站;停靠成都站的圖定列車共有61對,其中有始發前往北京、上海、廣州、瀋陽、南京、鄭州、武漢、昆明、拉薩、西安、烏魯木齊等全國26個重要城市的直通旅客列車和始發前往重慶、貴陽、南充、廣元、攀枝花、達州、宜賓等11個成都鐵路局管內重要城市的管內旅客列車;成都東站是西南地區目前規模最大、第一座投入使用的現代化鐵路客運樞紐;成都北編組站是中國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編組站之一,是西南地區的路網性編組站;成都鐵路貨櫃中心站是全國18個貨櫃中心站中規模最大的一座。
根據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西元2008年調整),成都是全國八個重點建設的國家級鐵路樞紐之一。另外,成都與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已被鐵道部確定為全國六大客運樞紐。達成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貫穿成都平原城市群的成綿樂客運專線,成都到蘭州的成蘭鐵路,成都到貴陽的成貴鐵路,成都至重慶的成渝客運專線,成都至西安的西成客運專線,成都至拉薩的川藏鐵路,成都到格爾木的川青鐵路,成都至西寧至張掖鐵路等將陸續建成。
根據成都鐵路樞紐總體規劃,成都將陸續改造成都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等既有車站。
航空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繁忙的民用樞紐機場、中國西南地區的航空樞紐和最重要的客貨集散地。成都機場與北京樞紐、上海樞紐、廣州樞紐同被中國民航局確認為四大國家級航空樞紐,對持有第三國簽證和機票的45個國家的外國旅客開放72小時過境免簽證政策。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國際航空、四川航空、成都航空、西藏航空的樞紐機場。除此之外,中國東方航空、祥鵬航空等航空公司在該機場設置了運營基地。該機場還是是前往青藏高原地區機場的最大中轉樞紐。目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國內城市通達率僅次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並有不經停直飛航班連接歐洲的法蘭克福、倫敦、阿姆斯特丹,澳大利亞的墨爾本,亞洲的新加坡、東京、首爾,及中東地區的多哈、阿布達比等重要國際樞紐。西元2014年6月,美國聯合航空開通舊金山往返成都的航班。這是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地區北京,上海,廣州之外唯一不經停直飛美洲的航班。西元2012年旅客吞吐量達到31,595,130人次(位居中國大陸機場第五、全球第四十六),貨郵吞吐量達到508,031噸(大陸第五),起降航班達到242,658架次(大陸第四),是中國第五個、中西部唯一一個全年客運吞吐量超過3000萬人次的機場,並且204.6萬人次的全年出入境客運吞吐量也居中西部機場之首。
因抗戰時期及三線時期,成都作為「大後方」的特殊地位,因此不同年代成都建有多個機場,目前仍是全國機場最密集的城市。除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外,成都市還擁有鳳凰山機場、太平寺機場、新津機場、溫江機場、邛崍機場,以及鄰近的廣漢機場等。 西元2015年1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正式下發文件,同意建設成都新機場。機場性質為區域樞紐機場,場址位於簡陽市蘆葭鎮附近,機場本期工程按滿足西元2025年機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萬噸、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新建三條跑道。機場建成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機場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F級,除三條跑道外,還將建設52萬平方米的航站樓、157個機位的站坪、5.9萬平方米的貨運站等,以及通信、導航、監視、氣象等設施。新機場航站樓面積是當前雙流國際機場T2航站樓的近1.8倍。在國內當前正規劃建設的新機場中,成都新機場規模僅次於北京新機場。成都新機場總投資692.63億元。
文化
成都茶館和麻將館眾多,泡茶館和打成都麻將是深得市民喜愛的休閒方式。本市服務業發達,成都人好娛樂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絕。
按城市比較,西元2013年成都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全國第8,但卻擁有全國第4的餐飲業零售額和電影票房以及第3的私家車保有量。在成都不易感覺到大都會的緊張,人們在工作和休閒中隨心取捨利益得失,從而培養出獨特的生活方式。
成都文化融傳統和時尚於一體。許多歷史名人在成都為後人留下不朽的精神文化遺產,如司馬相如、李白、蘇軾、諸葛亮、杜甫、薛濤、李冰等;近代的如巴金、李劼人、艾蕪、沙汀等則引領了新文化的前進。當代,成都不僅有流沙河、魏明倫等學者和瓊瑤、秦漢等藝術家,更有像陳法拉、廖昌永、韓三平、張靚穎、李宇春、何潔、紀敏佳、江映蓉、郁可唯、魏晨、譚維維、張杰、謝娜、阿蘭·達瓦卓瑪、張力尹、王小丫等娛樂界人士。成都有許多戲院、音樂廳,每年都有很多川劇表演、演唱會、音樂會在此舉行。
飲食
成都的美食以及飲食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十分知名。川菜、火鍋到更平民化的麻辣燙(或串串香)、冷啖杯在成都都深受歡迎,它們同知名的各種成都小吃組成了成都獨特的飲食文化。成都著名餐廳有獅子樓、皇城老媽、榮樂園、帶江草堂、銀杏餐廳、努力餐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西元2010年2月批准成都市全球創意城市網絡項目,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稱號,成為全世界第二個、亞洲第一個「美食之都」。
成都小吃
成都小吃是地方各類具有濃郁成都特色的小吃的總稱。成都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同川菜一樣,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成都小吃口味眾多,著名的成都小吃有:擔擔麵、夫妻肺片、八寶粥、鍾水餃、龍抄手、韓包子、賴湯圓、郭湯圓、白家肥腸粉、盤飧市鹵品、三合泥、紅星兔丁、二姐兔丁、廖排骨、冒菜、川北涼粉、葉兒粑、酸辣豆花等。
川菜和火鍋
成都是川菜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成都川菜(又稱官府川菜、蓉派川菜、上河幫川菜)是川菜三大代表派系之一。較之重慶川菜(又稱渝派川菜、下河幫川菜),成都川菜較為精緻,用料更為考究,更注重外觀,味道較為柔和。發源於成都的一些知名家常菜品有麻婆豆腐、宮保雞丁、回鍋肉等,其中川菜中登封造極的極品「開水白菜」即成都籍廚師所創製。以精選湯底為原料的成都火鍋歷史悠久,西晉文學家左思在《蜀都賦》中便有描寫。成都火鍋也是火鍋的重要派系之一。代表有獅子樓、皇城老媽、龍森園、大妙火鍋、老碼頭火鍋、蜀九香等。新派火鍋連鎖店像錦城印象、麻辣空間火鍋等深受市民好評。而且成都火鍋正逐漸變得多樣化,除了傳統的火鍋外還新產生了牛雜火鍋、海鮮湯鍋等。
魚香肉絲、開水白菜、宮保雞丁、麻婆豆腐、回鍋肉、東坡肉、水煮肉片、水煮魚、鹽燒白、螞蟻上樹、燈影牛肉、蒜泥白肉、樟茶鴨子、怪味雞、粉蒸牛肉、毛肚火鍋、干煽牛肉絲、烤乳豬、樟茶鴨子、罈子肉、鹽煎肉、干煸鱔片、口袋豆腐等都是川菜中的代表作。
自然人文遺產
成都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是知名的旅遊城市。成都擁有世界遺產2項: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和青城山、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其中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成都部分包括都江堰—青城山、西嶺雪山、天台山、雞冠山—九龍溝四處自然保護區。成都華僑城歡樂谷主題公園已於西元2009年1月開門迎客。
成都市及所轄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崍市同時都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西元2007年,國家旅遊局和世界旅遊組織授予成都「中國最佳旅遊城市」稱號,成都成為中國首批3座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之一。西元2009年,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稱號,成都是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成都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2座(成都市、都江堰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處(見下表),獨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見下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處(見下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3座(邛崍平樂鎮、大邑安仁鎮、雙流黃龍溪鎮)。
成都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 |
---|---|
都江堰和青城山 | 西嶺雪山 |
天台山 | 龍門山 |
成都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都江堰 |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
武侯祠 | 杜甫草堂 |
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 | 王建墓 |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 水井街酒坊遺址 |
劉氏莊園 | 觀音寺 |
楊升庵祠及桂湖 | 寶光寺 |
十二橋遺址 | 石塔寺石塔 |
邛窯遺址 | 明蜀王陵 |
罨畫池 | 金沙遺址 |
孟知祥墓 | 領報修院 |
彭州佛塔 | 淮口瑞光塔 |
望江樓古建築群 | 洛帶會館 |
蒲江石窟 | 邛崍石窟 |
成都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川劇(由四川省申報) | 蜀繡 |
蜀錦織造技藝 | 成都漆藝 |
成都銀花絲藝 | 都江堰放水節 |
成都還地處九寨溝、黃龍、臥龍、四姑娘山、貢嘎山、海螺溝、稻城—亞丁、峨嵋山、樂山大佛、三星堆、大足石刻、劍門蜀道、長江三峽等景區的中心位置,也是內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旅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重要的旅遊中轉站。
大熊貓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不僅是中國的國寶,還被視為和平與友誼的象徵而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西元1961年,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成立之際,各國代表一致推選以大熊貓形象作為這個國際組織的會徽、會旗。
中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為保護和拯救大熊貓這一瀕危物種而建立的生態型繁育研究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建在大城市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基地占地36.5公頃,綠樹成蔭,翠竹蔥蘢,流水潺潺,氣候涼爽,有設施齊全的研究中心、現代化產房、獸醫院和大熊貓博物館。截止西元2002年底,基地和成都動物園已人工繁育大熊貓50胎,產78仔,成活一歲半以上的44仔,現存39仔。為進一步保護大熊貓,占地150公頃、模擬大熊貓野外棲息地環境的半野生放養區即將建成。由於在拯救和保護大熊貓工作中做出的卓越貢獻,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先後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全球500」以及中國環保最高獎「中華綠色科技獎」、「全國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工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殊譽。
蜀語(Szechwanese)
成都市中心城區方言為成都話,屬於西南官話成渝片,是蜀語和西南官話的代表,也是川劇和四川地區其它各類曲藝的標準音。成都市除中心城區、龍泉驛區、金堂縣方言屬成渝片外,其餘各區縣方言皆屬於西南官話岷江小片,保留了古漢語中的入聲。同時成都市境內東部丘陵地區還零散分布有少量土廣東話、老湖廣話的使用者。隨著來自川渝以外地區的外來移民增多,包括普通話在內的其它外來方言也在成都被廣泛使用。成都話同時把成都話換上普通話的音調而成的「椒鹽普通話」(又稱「川普」)也被很多人掌握,但通常用於與別人調侃時。成都當地的電台和電視台有許多方言節目。據調查,成都地區電視台的方言類節目占總節目的1/40,而電台的比例更高。儘管部分語音、詞彙受到普通話影響而變化,但由於成都話語音簡單易學、容易上口,是國內少有的人數和使用地區呈擴張態勢的方言。
傳統節慶
名稱 | 地點 | 日期 |
---|---|---|
游喜神方 | 武侯祠 | 春節 |
成都廟會 | 武侯祠 | 春節前後 |
成都燈會 | 塔子山公園 | 元宵節 |
成都花會 | 青羊宮 | 花朝(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 |
都江堰放水節 | 都江堰 | 清明節 |
望叢祠賽歌會 | 望叢祠 | 農曆五月十五日 |
教育
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教育中心,全市教育水平位居中國前列。西元2012年,成都市擁有1848所幼兒園,38.5萬人幼兒在園,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擁有中小學1114所,在校生達108.3萬人,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二;擁有特教學校19所,在校生達4535人;擁有普通高中126所,在校生達21.5萬人,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擁有中職學校90所,在校生達23.9萬人,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四。成都市中小學(含幼兒園)教職工達14.9萬人,其中專任教師達11.2萬人,但成都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較差在六普數據重在全國各個省會以及直轄市裡面排名僅為第26名。
早在西漢漢景帝時期,中國第一所官辦地方學堂——文翁石室(即現在的石室中學)就在成都設立。據《漢書》記載:「至漢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自文翁為之始雲。」
成都擁有11所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6所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32所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並稱「四七九」的石室中學(原成都四中)、成都七中、樹德中學(原成都九中),以及成都外國語學校、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一中學、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等是成都知名的中學。
成都還是中國的高等教育重鎮,擁有大專院校60餘所,知名院校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西華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音樂學院、成都體育學院、成都大學等。其中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高校,併名列中國211工程百餘所重點高校名單之中。校部在四川省雅安市的211工程高校四川農業大學的研究生院也設在成都。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還位列中國985工程名單之中,是教育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的兩所高校。西南交通大學是中國最早建立的著名工科名校之一;西南財經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和西南石油大學分別以金融學、地球科學、大氣科學和石油工程聞名於中國。不光本科類院校,在高職類院校中成都也有自己的拳頭院校。成都航空職業學院、四川郵電職業學院就是兩所在國內比較有名的示範高職院校,同時還肩負著為解放軍培養相關專業技術士官的任務。在利用民間資本進行辦學上,成都也不甘落後,比較有名的民辦院校有成都東軟學院、四川天一學院等。
城市標誌
西元1992年12月7日,成都市政府頒布《成都市市徽管理辦法》,正式發布了成都市的市徽。成都市市徽圖案中間是一隻手持竹子的熊貓,周圍是銜著銀杏葉、果的和平鴿,和平鴿呈「C」狀,是成都英文名稱「Chengdu」的首字母。銀杏是成都市樹,而熊貓也是成都的象徵之一。西元1997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禁止自行製作和使用地方旗、徽的通知》,成都市徽因此取消。
西元2001年,太陽神鳥金飾從城西的金沙遺址出土,一般認為其四鳥繞日的圖案代表了先人對太陽的崇拜。它由於設計極富美感和現代氣息,同時體現了成都悠久的歷史, 於是立即受到了成都市民及市政府的青睞。之後太陽神鳥在成都被廣泛使用,比如用於成都市政府的各類宣傳海報和政府網站之上。成都許多公共建築(比如天府立交橋、成都藝術中心)也將其作為標誌,成都電視台的標誌也脫胎於此。
成都最著名的廣場為天府廣場。廣場正北為毛澤東站立揮手雕塑,廣場四周分布各大百貨公司等。四條大道以廣場為中心向四方發散。現今,天府廣場更具備了成都地鐵中心站這一重大功能。屬於成都不可忽視的地標。
~ data from wik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