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21日,霞喀羅之旅,走訪養老、粟園、馬鞍、武神與白石吊橋。
白石吊橋,日光浴
建志學長的熱情邀約下,二度造訪新竹縣尖石鄉。路過秀巒檢查哨,千里迢迢來到霞喀羅古道東段 - 養老入口。霞喀羅是山名、溪名,更是世居活躍於此地泰雅族人的社群名。由於連年風雨侵襲,古道崩塌難通,旅客日漸稀少。聽建志陳述往日盛況,頗讓人難以置信。沿途平緩而過,山澗飛躍而下,步道有綠蔭遮掩,走起來涼爽不炙熱。經原住民的水蜜桃園,數隻山羊正悠哉的吃草。除南橫中之關古道外,再次親臨木炭窯遺跡,感到有點意外。木炭窯,為當年駐在所警丁製造木炭所需悶燒之用窯。粟園茂密的桂竹林,恰是人類活動於此的最佳證明,尤其泰雅族人的生活與桂竹息息相關。由台大監測計畫的標誌,可知此處為石門水庫集水區源頭。馬鞍也有駐在所遺址,步行到這裡,剛好是養老入口至白石吊橋的一半路程。休息片刻,觀賞翠綠的楓葉,想像火紅的秋天。
尖石鄉,眺望新竹市
大霸尖山,遠邊錐狀小山
霞喀羅古道,養老入口
林蔭步道
粟園,桂竹林
繼續行程不久,即抵達第一處坍方。整片山壁塌陷,破碎岩層裸露。穿梭於竹林小徑,拉曳繩索滑行,下切至支流溪谷。透亮的溪水潺潺流淌,忍不住濯足清涼一下。涉水而過,從溪畔的階梯走入,到建志不曾踏上的祕境。學長至霞喀羅數次,與白石吊橋總是緣慳一面,看他興奮的拍下15.5K路標,不禁也感到歡喜。從養老到白石吊橋,長約10公里,略佔霞喀羅古道23公里總長之半。武神又一駐在所,算算已出現三個,可見為了監控泰雅族,日人付出不少代價。遭遇第二處坍方,小心翼翼的垂降,哀嘆大地柔腸寸斷。翻越第三處坍方,薩克亞金溪就在腳下。終於到達白石吊橋,學長魂牽夢縈之地。吊橋上俯瞰薩克亞金溪,湍急流水在巨石間激盪白色水花,景緻壯觀。白石吊橋建於1921年(大正十年),目的為了運補物資,於落差九十公尺高的橋上享受日光浴,內心有些膽寒,或坐或臥,享受自在的片刻。
第一處坍方,繞行竹林
第二處坍方,垂降崩壁
第三處坍方,翻越溪谷
白石吊橋,建於大正十年
白石吊橋,俯瞰薩克亞金溪
白石吊橋,建志
霞喀羅古道
約在兩百五十年前,原來居住新竹縣尖石鄉的泰雅族「基納吉群」中,有一分支向西遷徙進入這塊區域,自成「霞喀羅群」。兩個具有兄弟關係的部族之間來往頻繁,於是踏出這條「社路」,不僅穿越兩部族的獵場,也具有雙方訪親、行獵以及攻守支援等用途。
日治時期,因為日本軍警與泰雅族不斷發生衝突,日本政府便從西元一九二○年起,正式開闢五峰到石鹿的霞喀羅,以及石鹿到秀巒的薩克亞金兩條警備道路,並在沿線建造十多個駐在所與多座砲台,鎮壓強悍的泰雅族人。因為當時要便於運送物資與砲車行進,使得步道修築的很少起伏,而且完全沒有階梯,幾乎是沿著等高線前進。現今隱沒在荒煙漫草間的駐在所,由於年久失修,多是僅剩土牆、砲台遺址,唯一一座保有廳舍建築外觀的白石駐在所,其實是在六○年代改建的。根據調查研究,這條步道堪稱國內所有古道中,駐在所密度最高的一條, 平均四‧二公里便設有一座,為鎮壓高山地區原住民所駐守的警力可知泰雅族人抗日力量之強烈。
霞喀羅群
根據日據時代學者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古也清人的調查,引述當時泰雅族耆老的口傳史,大約四百年前,原住在賓斯博干(Pinsbkan)的泰雅族偉大祖先武塔卡拉霍(Buta' Krahu'),因原本居住地的人口繁衍耕地不足,於是率領族人向北遷徙,翻越大霸尖山來到大嵙崁西上游塔克金溪與薩克亞金溪流域居住,並成功驅趕斯卡馬雲人(Skhmayun)。武塔因此佔有大霸尖山以北的廣大區域,並定在鎮西堡。他有五個兒子,長子遷於泰崗,二子遷至薩克亞金,三子遷至塔克金,四子原住鎮西堡,後來翻過霞喀羅大山到西邊的霞喀羅溪流域,成為霞喀羅群四社的共同祖先,幼子住在鎮西堡。除了四子的後代成為霞喀羅群外,武塔其他四個兒子的後代就成了基納吉群。
霞喀羅事件
日治時代「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的開闢是起源於大正6年(1917年)的霞喀羅事件及大正9年(1920年)的第二次霞喀羅事件。當時,日本政府有感於霞喀羅群及基納吉群是最難征服的族群,因此在追擊霞喀羅原住民的同時,於大正10年,開始開鑿霞喀羅警備道及薩克亞金警備道,沿途並設置密度冠於全台的警官駐在所。(平均每隔2.4公里設一個駐在所)
遠因
泰雅族霞喀羅群及基納吉群,在遠祖武塔卡拉霍(Buta’ krahu’)帶領下,東征西討,驅趕了原來居住在此地的泰雅族,而後來又自恃居住地處天險易守難攻,屢次出草與外地賽夏族及泰雅族前山群結下很深的仇恨,在清代被視為最凶狠的「舍加路番」與「金孩兒番」。
在日治時代初期,「霞喀羅蕃」經常至上坪、十八兒(五峰)出草,不僅殺害原住民,漢人或日本警察也被害不少,因路途遙遠,警力不足。日方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霞喀羅人出草後立即揚長而去,而束手無策。連素有「台灣蕃通」之稱的森丑之助,也不敢深入其地域探險。
近因
明治43年起至大正3年(1910~1914),台灣總督佐久間佐馬太開始實施「五年理蕃計劃」,大正2年,以大軍攻打大嵙崁西上游的基納吉群。霞喀羅群基於攻守同盟的血緣關係,翻山越領遠赴基納吉地區共同抗日。
由於西南方面的霞喀羅群響應基納吉群的抗日,總督府於8月15日另命新竹廳組織一支討伐隊。由松山隆治警視指揮警察部隊及陸軍共3384名,組成「霞喀羅方面討伐隊」,從上坪溪向上游進攻霞喀羅群四社。
8月底,霞喀羅群抗軍要求和解,交出256支槍與885發子彈。
此役日方警部以下35名陣亡,69名受傷;陸軍則17名陣亡,13名受傷。腳伕方面,46名死亡,65名受傷。霞喀羅群四社英勇抵抗,死商人數不詳。
霞喀羅群自從被收繳槍枝與子彈後,頓失行獵與拓山的工具,生計大受影響。因此對於日本警方以及經常與日警合作的賽夏族懷有很深的恨意。霞喀羅群眾社時時都想要奪回槍枝和彈藥,除了生活的需要外,也因為他們認為「槍枝是祖先流傳下來的貴重物品,絕對不可以被外人奪去」。
根據日方的資料,當時收繳的槍枝種類有:村田式步槍、毛瑟槍、雷名敦槍、斯乃特槍、管打槍、火繩槍,包括有清代、日本及歐美的精密槍枝,種類繁多,可說是歷代祖先累積下來的重要遺產。
(本文取自霞喀羅群國家步道人文史蹟調查與解說 91年5月)
~ data from 桃山部落
霞喀羅相簿
霞喀羅光觀休閒協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