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 「再別康橋」流露徐志摩對英國劍橋的依依不捨。
劍橋(Cambridge)舊譯康橋,位於英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倫敦(London)北方約80公里,是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發源地。
西元1209年牛津(Oxford)師生與居民的衝突使得一些學者遷至東北方的劍橋並成立劍橋大學,劍橋大學為英語世界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僅次於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無獨立的主校區,書院和學堂散落整個劍橋。
沿銀街(Silver Street)而行,四處可見亞裔遊學團,人數多到誇張,三個月後閱讀一篇報導再見康橋已太擠 英國劍橋擬限制中國旅行團,於我心有戚戚焉。康河(River Cam)蜿蜒流淌,船夫撐篙擺渡劍橋風光。先至劍橋大學王后學院(Queens' College),由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的王后創立,建於西元1448年,使用紅磚砌造,略嫌質樸陳舊。走入國王街(King's Parade),街景變寬廣,彷彿豁然開朗。劍橋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始建於西元1441年,由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創立,隸屬哥德式風格,為彰顯王室地位,規模相當宏偉。一旁的國王學院禮拜堂(King's College Chapel)是國王學院的教堂,隸屬英國垂直式哥德風格,施工一世紀告竣,牆壁盡成窗,垂直線條明顯。
國王街北端的大聖瑪麗教堂(Great St Mary’s)巍峨屹立,於西元1519年落成,隸屬晚期垂直式哥德風格,為劍橋大學的大學教堂,其鐘聲是國際通行的報時旋律,台灣多數學校亦選擇此音樂作為上下課鈴聲。對面不起眼的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創始於西元1348年,西元1557年重建,學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居牛劍學院第二。
轉往三一街(Trinity Street),探訪傳說中的牛頓蘋果樹。劍橋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建於西元1546年,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所創,為劍橋大學規模最大、名氣最響亮的學院之一,學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居牛劍學院第一。正門邊的花園栽種一棵蘋果樹,是著名校友牛頓的家鄉移植過來,吸引遊客前來參觀。眾所皆知,牛頓受到樹上掉落的蘋果啟發,領悟萬有引力定律,影響後世深遠。三一學院禮拜堂(Trinity College Chapel)為三一學院的教堂,是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於西元1554年下令修築,隸屬都鐸哥德式風格,伴隨垂直窗飾和尖塔。
緊鄰三一學院的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建於西元1511年,兩方在學術與體育比賽有著激烈競爭,門樓依循王后學院設計,樣貌若干相似。聖約翰學院禮拜堂(The Chapel of St John's College)為聖約翰學院的教堂。St John's Street盡頭的圓教堂(Round Church)十分醒目,建於西元1130年左右,隸屬羅曼式和哥德復興式風格,外型出自耶路撒冷聖墓教堂的圓形大廳,是英格蘭四座中世紀圓形教堂之一,為劍橋第二古老的建築。原路折返,漫步巷弄小徑,飽覽劍橋名勝,風景美不勝收。
坐在國王學院的矮牆上,與金髮少女相視而笑,陽光裡的豔影於心頭蕩漾。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白徐志摩對康橋的愛戀。
註:
英國時差比台灣慢7小時 ; 例如:台灣中午12點 = 英國早上5點。
倫敦是英國首都及最大城市,為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倫敦也是歐洲最大城市,現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大都會之一。
牛津位於倫敦西北方90公里處。
哥德式建築可見尖形拱門、肋狀拱頂與飛扶壁,高聳修長營造莊嚴神秘感。
英國垂直式哥德風格強調門窗上的垂直線條,並用來裝飾牆面,同時窗戶越開越大,窗戶之間的牆壁越來越小,以引入更多光線。
都鐸式建築原指西元1485~1558年都鐸王朝時期流行於英國的建築形式,受歐陸垂直式哥德風格及文藝復興東方裝飾的影響,建築外牆突出交錯,高聳的雙斜頂避免積雪壓垮房屋。
西敏鐘聲又名西敏旋律,是英國大笨鐘(Big Ben)報時的樂曲,亦為國際通行的報時音樂,其源自劍橋大聖瑪麗教堂,有時也被稱作劍橋鐘聲。
大笨鐘是英國國會大廈東北角鐘樓的暱稱,為倫敦地標之一,西元1859年5月31日完工。
牛劍或譯牛橋,是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合稱,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管理架構等各方面都非常相似,兩校同時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
Reference: 英國、倫敦、劍橋、劍橋大學、徐志摩、再別康橋、牛津、牛津大學、康河、王后學院、亨利六世、國王學院、哥德式建築、國王學院禮拜堂、英國垂直式哥德風格、大聖瑪麗教堂、劍橋鐘聲、岡維爾與凱斯學院、諾貝爾獎、牛劍、三一學院、亨利八世、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三一學院禮拜堂、瑪麗一世、都鐸式建築、聖約翰學院、圓教堂、羅曼式建築、哥德復興式建築、耶路撒冷、聖墓教堂、都鐸王朝、文藝復興、西敏鐘聲、大笨鐘、國會大廈、Old Schools、Senate House、Mathematical Bridge
英國的地理位置
銀街橫跨康河,劍橋大學王后學院坐落河畔
康河撐篙
劍橋大學王后學院建於西元1448年,由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的王后創立,使用紅磚砌造
在王后學院大門觀看Old Court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及國王學院禮拜堂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始建於西元1441年,由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創立,隸屬哥德式風格,為彰顯王室地位,規模相當宏偉。一旁的國王學院禮拜堂是國王學院的教堂,隸屬英國垂直式哥德風格,施工一世紀告竣,牆壁盡成窗,垂直線條明顯
國王學院Scott's Building
國王學院正門的石鐘
國王街得名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及國王學院禮拜堂
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創始於西元1348年,西元1557年重建,學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居牛劍學院第二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牛頓蘋果樹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建於西元1546年,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所創,為劍橋大學規模最大、名氣最響亮的學院之一,學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居牛劍學院第一。正門邊的花園栽種一棵蘋果樹,是著名校友牛頓的家鄉移植過來
三一學院禮拜堂為三一學院的教堂,是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於西元1554年下令修築,隸屬都鐸哥德式風格,伴隨垂直窗飾和尖塔
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建於西元1511年,緊鄰三一學院,兩方在學術與體育比賽有著激烈競爭
聖約翰學院大門依循王后學院設計
圓教堂建於西元1130年左右,隸屬羅曼式和哥德復興式風格,外型出自耶路撒冷聖墓教堂的圓形大廳,是英格蘭四座中世紀圓形教堂之一,為劍橋第二古老的建築
聖約翰學院禮拜堂為聖約翰學院的教堂
聖約翰學院禮拜堂
Trinity Lane
圖左至右分別為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禮拜堂、劍橋大學舊校區(Old Schools)、劍橋大學評議會大樓(Senate House)
大聖瑪麗教堂於西元1519年落成,隸屬晚期垂直式哥德風格,為劍橋大學的大學教堂
大聖瑪麗教堂的鐘聲是國際通行的報時旋律,台灣多數學校亦選擇此音樂作為上下課鈴聲
在銀街觀看劍橋大學王后學院的數學橋(Mathematical Bridge)以及康河撐篙
更多照片放在英國和法國相簿
- Dec 15 Sat 2018 20:19
劍橋大學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