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屬印度支那(法文:Indochine française,高棉文:សហភាពឥណ្ឌូចិន,越南文:Liên bang Đông Dương/聯邦東洋、Đông Dương thuộc Pháp/東洋屬法、Đông Pháp/東法)為法蘭西殖民帝國在東南亞的領土,由柬埔寨和以越南人為主的三個地區(東京,安南與交趾支那)及位於中國廣東雷州半島的廣州灣租界組成。

         寮國與廣州灣分別在西元1893年與西元1900年加入法屬印度支那。西元1902年當地首府由交趾支那西貢遷至東京河內,到了西元1939年首府又由河內遷至安南大叻,二戰結束之後首府再次由大叻遷回河內。法國本土在二戰期間淪陷之後,之前由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管理的印度支那交給維希法國在日本的監督下管理。不過在西元1945年3月至8月期間印度支那由日本全權管理。自西元1941年5月開始,由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就一直在越南進行企圖推翻法國政府的叛亂,開始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西元1949年法國賦予以保大帝為首的反共國家,越南國獨立地位。日內瓦會議結束之後,越盟在北越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而南越的越南國則繼續維持獨立地位。

         因為法國耶穌會傳教士亞歷山德羅早在西元17世紀就已進入越南傳教,所以法國在那時開始對越南有一定影響。當時越南剛佔領占城的前領土湄公河三角洲。歐洲在西元18世紀與越南的互動僅限於貿易活動。西元1787年法國天主教教士百多祿向法國政府發出協助阮福映收復被西山朝奪取之領土的請求。百多祿最後在越南逝世,而旗下的部隊則繼續協助,直到西元1802年法國正式援助阮福映為止。

         法國在西元19世紀裡面,對越南的影響深遠,法國經常以保護巴黎外方傳教會教士為藉口,干預越南事務。阮朝慢慢認識到天主教傳教士對政治威脅 - 比如說,在阮朝頗有影響力的交際花,就擔心社會地位被堅持一夫一妻制的天主教徒動搖。

         西元1857年法國外交官敏體尼請求越南政府停止驅逐教士出境,賦予教士宣講教義的自由,未獲成功。次年9月,法軍在拿破崙三世的命令下,用14艘炮艦,3,000名法國士兵,300名由西班牙提供的菲律賓士兵,進攻土倫港(Tourane,今峴港),給予對方沉重打擊,成功佔領港口。但卻在幾個月後因缺乏補給與疾病蔓延而撤離港口。

         西元1859年2月18日,率領法國遠征軍的查理·里戈爾·德·讓烏伊利將軍(Charles Rigault de Genouilly)由峴港向南航行,攻佔防禦薄弱的西貢。讓烏伊利在同年11月因指揮不當被弗朗西斯·帕熱將軍(Théogène François Page)代替。新將軍接到命令:只要簽署保障教士權益的條約即可,並不需要簽署獲取領土的條約。但四年之後法國改變外交政策,恢復對領土的要求。西元1862年嗣德帝割讓租界予法國,當中包括三個位於安南,東京的港口與整個交趾支那地區(西元1864年正式成為法國領土)。西元1867年法國又取得朱篤、河仙與永隆三地。

         西元1863年,柬埔寨國王諾羅敦·安·吳哥請求法國保護他的國家。這使得暹羅(今泰國)在西元1867年放棄對柬埔寨的宗主權,在取得馬德望與暹粒兩地之後正式承認了法國保護國柬埔寨。不過西元1906年法國與暹羅簽署條約,根據條約後者交還上述地區。

         西元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麻斜海灣(今湛江港)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範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法國印度支那總督管轄。西元1943年2月為日本侵略軍所佔,曾建立短暫日偽政權。西元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於中法交涉,9月21日中華民國收回,以廣州灣範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法屬印度支那建立過程
         法國在中法戰爭之後獲取北越的控制權。法暹戰爭之後,法國合併安南,東京,交趾支那與柬埔寨王國為法屬印度支那。寮國在西元1893年加入印度支那。法屬印度支那一直維持到西元1954年才終告結束。上述地區的君主(越南皇帝,柬埔寨國王與寮國國王)表面上恢復自己的地位,但實際卻只是個傀儡。

勤王運動
         法國人在西元1858年登陸越南後,逐步發展在越南的勢力,到了西元19世紀80年代中期,他們已經牢固控制越南北部。潘廷逢在西元1885年至西元1895年間領導越南人,發起叛亂對抗法國人。越南人在一戰期間和一戰之後民族主義高漲,不過法國人對民族主義者所發起的叛亂,所作出的努力不為所動。

法暹戰爭
         法國在印度支那半島進行的領土擴張,引發法暹戰爭。西元1893年法國政府利用邊界糾紛,挑起北欖事件。事件發生後,法軍炮艦航行到曼谷附近水域,要求暹羅割讓湄公河以東的所有地區。暹王拉瑪五世請求英國政府出面調停,但後者卻要求前者應允法國政府的一切要求。英國政府後來在暹王的極力要求下,出面和法國政府談判。雙方達成協定:暹羅只割讓寮國,並不需要割讓其他領土,而英國則得到緬甸東北的撣,作為和法國談判的報酬。

暹羅割讓更多領土
         法國人在此之後,並未收斂對暹羅的野心,西元1906年他們又製造另一事件,迫使暹羅承認他們對湄公河以西,琅勃拉對岸的領土控制權。除此之外,暹羅還承認法國人對占巴塞和西柬埔寨的控制權。而且法國人還取得尖竹汶西部的控制權。在此之前的西元1904年,暹羅為取回尖竹汶,割讓桐艾予法國。兩年之後,桐艾又回到暹羅人手裡,不過他們因此割讓很多位於湄公河以東的領土,如馬德望、暹那空和班迭棉吉。

         西元20世紀30年代,暹羅與法國開展了一系列談判,已取回此前失去的領土。西元1938年,執政的人民陣線同意歸還吳哥窟,吳哥城,暹粒和Siam Pang等十三個地區予暹羅。兩國代表前往東京簽署了有關條約,在此之後,暹羅取回了上述地區的控制權。

越南國民黨發動叛亂
         西元1930年2月10日駐守安沛的越南士兵,在越南國民黨的援助之下,發起叛亂。這次叛亂是越南在勤王運動平息以後最大規模的動亂。叛亂者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公眾的注意,最後引發更大規模的叛亂,推翻殖民地政府。越南國民黨在此之前,就已進行過不少秘密活動,他們原本要對紅河三角洲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不過這個計劃最後因為風險太大而流產。

第二次世界大戰
         西元1940年9月新成立的維希法國政府允許日本軍隊進入東京灣,入侵法屬印度支那。此舉為日軍對抗中國國民革命軍創造有利因素,同時間,這也是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步驟之一。

         前身為暹邏的泰國趁機在西元1940年10月發動泰法戰爭,奪回之前所失去的領土。

         西元1945年3月9日,日本在法國已被解放,而對手美國在太平洋佔有優勢的情況下,決定完全控制印度支那,發動第二次法屬印度支那戰役。日本扶持保大帝登基,建立傀儡政權,一直控制這地區,直到投降為止。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二戰結束後,法國收回在泰法戰爭中失去的領土,準備恢復殖民地統治,卻與越盟發生衝突。這個由共產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組成的組織,由受過法國教育的胡志明所領導。美國在二戰期間曾向越盟提供援助,支持這一組織反抗日本統治。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和中緬印戰區參謀長約瑟夫·史迪威在戰時曾私下表示過,法國在戰後決不能取回印度支那。羅斯福提出讓蔣介石接管印度支那,遭到後者拒絕,據說他的回應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這樣做!」戰爭結束後,英軍進入印度支那地區南部,為法國收復土地。而蔣介石則派出盧漢將軍,率領200,000大軍進入印度支那地區北部接受日軍投降。中國政府支持剛建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國,並且利用越南國民黨增加自己在新政府的影響力,並且對法國施加壓力。法國在蔣介石的協調之下,與越盟達成和平協定,並且放棄在華的一切特權、利益和租界。西元1946年3月印度支那開始逐步重回法國統治。

日內瓦協定
         西元1954年4月27日日內瓦會議召開會上,各國制定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的方案。會議結果支持印度支那的領土完整,並且要求法國賦予越南獨立地位,禁止各國干涉地區內政,而且將北越和南越之間的地區劃為非軍事區。最後,協定規定南北越在西元1956年7月舉行公投,解決同一問題。法國在會上放棄對印度支那的所有領土主張。美國和南越都沒有簽署協定,只有法國和北越簽署這一協定,將北越交給共產黨,南越則留給受到美國支持的保大政權。

         美國開始深入越南事務,最終使得越南戰爭爆發。在西元1954年獨立的柬埔寨和寮國也捲入這一場戰爭之中。

人口
         越南人、寮國人和高棉人是殖民地的主要族群。芒族、岱依族、占族和Jarai等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山區,通稱為山地居民(Degar)。華人大多居住在南部的大城市,不少人進行貿易和商業活動。印度支那在法國管治時期的城市化進展並不迅速。有學者估計,95%的印度支那居民到了西元1913年還在鄉間居住。

         印度支那的主要宗教是佛教。越南地區的佛教派系,是受到儒教影響的大乘佛教,而寮國和柬埔寨地區的佛教派系,則是上座部佛教。除此之外,因為天主教傳教士遍布印度支那,所以在殖民統治結束時,東京大約已有10%居民為天主教徒。高台教也在法國管治時期出現。

         與阿爾及利亞的法國移民規模相比,印度支那的移民規模相對較小。印度支那到了西元1940年也只有34,000名法國居民以及少量軍人、官員。出現這現象的第一個原因是,印度支那是商業型殖民地(Colonie de exploitation économique),而非拓殖型殖民地(Colonie de peuplement),第二個原因是,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相比,離法國本土較遠。

         法文是印度支那在教育、政治、貿易及媒體等各方面的首要語言。法文在城市地區廣泛流傳,成為受過教育之精英階層的主要語言。法國文化對交趾支那和東京地區的影響最為深遠,而柬埔寨、寮國和安南地區所受到的影響則較為短淺。不過大部分土著在殖民地時期仍使用土著語言。殖民地時期結束之後,南越政府還在使用法文。即使今日,當地的知識分子和長者仍會使用法文。現今的柬埔寨、寮國政府,有時也會使用法文。

經濟
         印度支那為「商業型殖民地」,殖民地政府主要依靠土著所繳交的稅收運作。同時間,政府壟斷鴉片、鹽、米酒的貿易,用所得來維持自身運作。上述商品的貿易,在西元1920年,支撐殖民地政府44%的預算,但到了西元1930年,這個比例已經降到20%,因為當地經濟開始多元化。殖民地的主要銀行是建於西元1875年的東方匯理銀行,負責鑄造殖民地的貨幣 - 印度支那元。印度支那在西元1940年接受的法國投資十分之多,僅次於阿爾及利亞,高達67,000,000法郎。

         進入西元20世紀30年代後,法國開始發展這地區的自然資源,也開始增加地區的經濟多元性。交趾支那、安南和東京地區生產茶、米、咖啡、辣椒、煤、鋅和錫,柬埔寨也生產米和辣椒。只有寮國被法國視為不可發展經濟的殖民地,當地只有小規模的木材砍伐場。

         西元20世紀初法國汽車產業開始發展,市場對橡膠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投資者在安南和交趾支那地區興建多座橡膠種植園。法國迅速成為主要橡膠出產國,而印度支那出產的橡膠開始享譽世界。這一商業成功吸引多間與汽車產業相關的商業機構,如米其林公司投資印度支那。隨著外界對煤礦、橡膠、茶葉、咖啡種植園的投資不斷增長,印度支那開始工業化,建立工廠生產紡織品、煙草製品、酒精飲品和建築材料,並遠銷至各個殖民地。

基礎建設
         法國政府訂立多個目標,以改進商業型殖民地印度支那的運輸和通訊網路。西貢成為東南亞的重要港口,可與地區最繁忙的商業港口 - 英國殖民地新加坡匹敵。西貢在西元1937年是法蘭西殖民帝國當中第六個最繁忙的港口。連接河內和西貢的鐵路也在西元1936年投入使用。上述措施令印度支那的交通更加快捷。到了西元1939年,遊客在馬賽登船,一個月就能抵達西貢,而在巴黎登機,更是只要五日就能飛抵西貢。水下電報線路也在西元1921年鋪設完成。

         法國殖民者在印度支那興建不少布雜藝術風格的建築物,如河內大劇院和西貢王公聖母教堂。基於貿易和度假的需要,殖民者也在印度支那興建不少城鎮,如交趾支那的大叻和寮國的巴色。

~ data from wik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86264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