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又叫汶江或都江,是長江上游左岸一級支流,是其水流量最大的支流及中國水利開發最早的河流之一。
地理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是其上游重要的水分補給來源,河口平均流量每秒2,840立方公尺(3,715立方碼),年徑流量相當於黃河的一倍半。其發源於岷山南麓,全長1,279公里(795英里),天然落差約3,560至3,650公尺(11,680至11,975英尺)左右。其主要流經四川盆地西部,沿途匯入黑水河、雜谷腦河、大渡河、馬邊河等320餘條支流,經過松潘、茂縣、汶川、灌縣、成都、雙流、彭山、眉山、青神、樂山、犍為等市鎮,在宜賓匯入長江。其主要通航河道有樂山至宜賓段和成都至樂山段,分別長162和186公里(101和116英里)。岷江流域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地帶,地勢西高東低,面積約133,000平方公里(51,352平方英里);流域人口數量1789.4萬人(西元2005年),其中非農業人口710.3萬人。
上游
岷江以都江堰以上為上游,處於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間的山地,水能資源豐富。其屬於高原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 °C(54 °F)以下。其長度約為341至365公里(212至227英里)左右,是成都平原乃至長江上游各方面用水的主要來源和水土保持區,氣候乾、雨季分明。岷江上游流域的面積為23,037平方公里(8,895平方英里),處於中國一級階梯向二級階梯的過渡區,高原面積占流域的三分之一,平均海拔3000-4500米,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和羌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另外,岷江上游映秀灣以上也是地震多發地段。
中游
從都江堰到樂山為岷江的中游,長約216公里(134英里),自古被稱為四川的「黃金水道」,主要流經成都平原和海拔在800公尺(2,625英尺)以內的丘陵,屬於亞熱帶氣候區。在這裡,岷江被一分為二,即是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但是,由於人為因素,如今(西元2011年)這裡的水污染嚴重,甚至出現過魚類大量死亡的現象。此外,岷江中游流域是中國西部地質、地貌、氣候的陡變帶,古鎮密布,文化底蘊豐厚。
下游
樂山以下至宜賓則為岷江下游,全長約為152至162公里(94至101英里)左右,水運交通發達,碼頭、港口較多,一直可達上海。其和岷江中游一樣,屬於亞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至18 °C(59至64 °F)。在樂山南部,岷江和青衣江、大渡河交匯處,還有著世界最大的石刻大佛,即樂山大佛。
水庫和水電站
根據規劃,岷江上將會建成30餘個水庫或水電站,目前(西元2014年)有10餘個已建成。
歷史
都江堰的修建
周滅亡後,秦孝文王讓李冰當蜀郡太守。李冰當上太守後,西元前256年至西元前251年,其以防洪、行舟和灌溉為主要目的,徵調民工,在岷江上修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主體工程是將岷江水分成兩條,其中一條引入成都平原,既起到分洪減災的作用,又有引水灌田的作用。這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好處,讓成都平原從此成為了豐饒的「天府之國」。
長江源頭之爭
岷江自先秦開始長期以來被誤認為是長江的正源,這之中很大的原因是《尚書》中記載長江源頭在岷山,後人便將錯就錯。那之後長時間以來,各種文獻依然認為長江的源頭在岷山,將岷江直接稱之為「江」或「大江」。一直到明朝徐霞客提出金沙江才是長江正源的觀點後,才引發了長江正源的爭議。不過即使如此,直到清末民初,仍然有不少文獻上記載岷江為長江正源。「五四運動」爆發後,才開始正式把岷江作為長江的支流,將長江的正源定為金沙江。但是,或許由於長江源頭自然環境惡劣,很少有人能去親身考證,長江源頭問題依然有所爭議。
資源
岷江流域自然資源豐富,其中岷江上游地區森林資源、水資源和旅遊資源尤其豐富。
礦產資源
岷江流域主要礦產有鉑、鎳、銅、鑽和金礦等有色金屬及貴重金屬,另有稀有金屬鋰、鈹、鉭、鈮礦等。除此之外,還有白雲母、石棉、石膏、碳、水晶、蛇紋岩、含鉀磷礦等非金屬資源,尤其石棉和白雲母的儲量最高、品質最佳。
水資源
岷江流域水資源十分豐富,全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占長江流域的將近五分之一,其年徑流量占整個四川水資源總量的27%。特別是海拔位置高、降水豐富均勻的岷江上游,水資源更加充沛。但是,由於各種不合理的生產行動,如過度砍伐森林等,導致岷江的水資源21世紀以來受到很大破壞,具體表現為水量減少、水質污染、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等。
森林資源
岷江流域尤其是岷江上游流域森林資源豐富,是四川省重要的林業基地,截止西元1983年約有森林面積537,000平方百公尺(2,073平方英里),岷江上游的阿壩州木材總蓄積量達到146,000,000立方公尺(190,960,790立方碼)左右。但由於過度開發和不合理砍伐,僅是從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後的30餘年時間,森林面積減少了三分之一,生態環境惡化嚴重。
土壤資源
岷江上游流域土地面積24,741平方公里(9,553平方英里),其中土壤面積就有20,627平方公里(7,964平方英里),占總土地面積的80%以上,土壤類型眾多,但耕地不多。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土地則更為肥沃,水田可占耕地的90%以上。岷江上游流域的土壤資源和水、森林資源一樣,被破壞嚴重,流域地區常常出現山地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旅遊資源
作為四川省開發時間最早的地區之一,岷江流域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岷江流域內分布有3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和2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類型多樣、特色突出。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59公里(37英里),始建於西元前256年,是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無壩引水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50多年歷史,至今依然在發揮作用。其附屬古蹟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等也是遊覽勝地。
青城山
青城山古稱丈人山,又名赤城山,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邊緣,東距成都68公里(42英里),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公尺(5,249英尺),山中深邃寧靜,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它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風景名勝區之一,也和都江堰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於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匯合之處,北距成都約160公里(99英里)。樂山大佛高71公尺(233英尺),肩寬24公尺(79英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被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此外,其是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 data from wik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