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門溪的夏夜晚風。

         來到鹿耳門溪,這是西元1661年鄭成功登台航行的水道。三百年來台江內海因滄海桑田而陸化,雖然「府城天險」立石處位於出海口的防波堤上,但險要地貌已不復存在。海風徐徐吹拂,浪濤陣陣相伴,釣客等待,我期待。夕陽西落總讓人感傷,夏夜晚風伴隨身影成雙。

註: 鹿耳門溪因台鹼安順廠而遭受污染,魚、蝦、蚵...等水產不宜食用。

鎮門宮


府城天險


鹿耳門溪


出海口


四草


餘暉


暮色


台江內海的地理變遷
         早在荷蘭人入台之前,台江內海就已形成。在中國的文獻中,要溯及乾隆年間由「范咸」修的「重修台灣府志」中才有這樣的一段記載:台江在縣治西門外。大海由鹿耳門入,各山溪之水匯集於此。南至七鯤身,北至蕭壟、茅港尾。
         其後王必昌(1752)修的「重修台灣縣志」說:台江在縣治西門外。江洋浩瀚,可泊千艘。南至七鯤身,北至諸羅之蕭壟、茅港尾,內受各山之水,外連大海。應該是以前者為藍本。這些描述,不難看出早期台江內海的氣勢和規模。
         (一)台江初期荷據時代1624-1661年,此時期沙洲之漂沙,係由台江灣周圍之古代河川排沙而來。在麻豆及蕭壟海岸有漚汪溪,在內灣有新港溪。
         (二)台江灣初期鄭成功時期1662-1687年,此時期之內陸及海岸,仍處於原始狀態,每遇豪雨,則山洪爆發,大水夾帶砂石奔流而下,至海岸淤積成沙洲。
         (三)此時台江內海雖然逐漸淤積,但水深仍在六公尺左右,當時的軍艦尚可自由進出。到了台江灣中期,因陸地沖積層之擴展及海岸線淤積日增,海岸線更加凹凸曲折。
         到了台江灣末期,內海逐漸淤積成為陸地,新河亦相繼出現,或為古河流之延長,或為新生之河流,像鹽水溪即昔日之新港溪,曾文溪則是漚汪溪氾濫改道所造成的新河。
         道光二年(1822)漚汪溪因山洪爆發而改道,不但另創新河道(曾文溪),且因大量輸沙,加速內海的陸化(安平已經與府城連接),也產生了多處鹹水湖(像鯤身湖)。
         道光三年(1823)的一場大風雨(俗稱:洲仔尾報),海砂回填,淤積更甚,四草湖於焉成型。
         台灣兵備道姚瑩(1840)在其「台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中說:台灣府西城外,即系內海,外有南北沙汕二道,橫亙百餘里…。四草與安平斜隔大港,即北汕之首也,其外水勢寬深,台灣大商船自內地來,皆停泊於此,俗名四草湖。
         自清朝道光以後,因台江灣的淤積,成就了四草湖的黃金時代,直到光緒三十二年(1906),因鹽水溪洪水氾濫而淤塞,雖經疏濬僅通小船,四草湖遂由絃爛復歸於平淡。特別當1922年日本人開鑿運河,四草湖注定從此沒落。




鹿耳門溪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86264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