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為僅次於孟買的印度第二大城市,人口1675萬,官方語言為印地語、旁遮普語和烏爾都語。

         該城市位於北印度,地處亞穆納河沿岸。其政治地位為直屬聯邦政府的直轄區,全稱為德里國家首都轄區(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 of Delhi)。根據西元1991年印度議會的一項修正案,德里獲得本級議會有限的立法許可權。德里大都會包括3個直轄市,即德里、新德里和德里坎登門,下轄214個村。

         作為古印度歷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恆河平原古老貿易路線的主要城市,德里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眾多的古蹟、遺蹟和遺址。舊城區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蒙兀兒帝國的首都,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以後新德里成為聯邦首都,自此德里漸漸發展為大都會,彙集印度各族人民。德里也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樣,隨著城市的擴張,帶來環境污染、交通堵塞和資源短缺等問題;印度獨立以後德里城市的快速發展,居民的收入迅速提高,但隨之而來就是使得德里喪失原有文化特質。

辭源
         「德里」(Delhi)一詞的來源眾說紛紜,大多數的觀點認為曾有一位叫「Dhillu」的人統治過這一地區。有些歷史學家認為「Dilli」為「dehali」的傳訛;「dehali」—印度斯坦語即「起點、開端」之意,故「德里」同樣被認為與印度特徵事物的開端,如印度河-恆河平原。另外一種理論認為,「德里」的原名為「Dhillika」,古印度語)「dhili」一詞常指位置(方位名詞),「dhili」漸漸演變為地名「Dilli」。

歷史
         據考古發現,德里及其鄰近地區在約200萬年以前有人類出現。有人認為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所述般度族的都城天帝城位於德里,自孔雀王朝(西元前4世紀)開始定居人口增加,現已發掘7個古城遺址。圖瑪拉拉其普特王朝於西元736年建立了拉爾科特城;西元1180年,阿傑梅爾的兆漢人拉其普特王佔領拉爾科特城,將其更名為其拉拉伊皮妥拉(Qila Rai Pithora);西元1192年,兆漢國王普里特維拉賈三世敗於阿富汗穆罕默德·古里。西元1206年奴隸王朝第一位統治者庫特布丁·艾伊拜克建立德里蘇丹國。

氣候

德里氣候平均數據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極端高溫 °C (°F) 29
(84)
32
(90)
39.2
(102.6)
44
(111)
47
(117)
47
(117)
43
(109)
42
(108)
38
(100)
37
(99)
35
(95)
32
(90)
47
(117)
平均高溫 °C (°F) 18
(64)
23
(73)
28
(82)
36
(97)
39
(102)
37
(99)
34
(93)
33
(91)
33
(91)
31
(88)
27
(81)
21
(70)
30
(86)
平均低溫 °C (°F) 7
(45)
11
(52)
15
(59)
22
(72)
26
(79)
27
(81)
27
(81)
26
(79)
24
(75)
19
(66)
13
(55)
8
(46)
18.8
(65.8)
極端低溫 °C (°F) -1
(30)
0
(32)
6
(43)
12
(54)
16
(61)
21
(70)
21
(70)
20
(68)
20
(68)
13
(55)
7
(45)
2
(36)
-1
(30)
降水量 mm (英寸) 23
(0.9)
20
(0.8)
15
(0.6)
10
(0.4)
15
(0.6)
71
(2.8)
236
(9.3)
236
(9.3)
112
(4.4)
18
(0.7)
10
(0.4)
10
(0.4)
777
(30.6)
來源:wunderground.com[2] 2010年8月

交通
         德里的交通一如城市的面貌,新舊德里的交通有著鮮明的對比。

         舊德里位於城市的北側,以狹窄擁擠的街道為主。而市區南側的新德里乾淨整潔,平坦的柏油馬路呈放射狀發散出去。Connaught Place是新德里的交通樞紐,多條重要馬路都在這裡交匯。

         德里在西元2007年開通運營3條地鐵線路,分別為東西走向的1、2號線和南北走向的3號線,並且有多條線路正在規劃與施工。對於遊客而言,串聯起總統府、Connaught Place(請注意地鐵站名為其舊名Rajiv Chowk)、New Delhi Railway Station和Old Delhi的3號線(黃色線路)最為實用。票價根據路程遠近在Rs2~Rs8之間。

         位於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為南亞第二繁忙的機場,以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的名字命名。

人口
         西元2011年,德里總人口16753235人,較上一次人口普查增長21%,其中城市人口16333916人,鄉村人口419319人;男性8976410人,女性7776825人;識字率86.34%。

文化
胡馬雍大帝陵寢
         胡馬雍大帝陵寢建於西元1570年,是伊斯蘭教與印度教建築風格的典型結合,並為印度第一座花園陵寢,著名的泰姬瑪哈陵也是以此為範本所建。西元1993年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次會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蓮花寺,巴哈伊靈曦堂(Lotus Temple, Bahá'í House of Worship)
         巴哈伊是來源於伊斯蘭什葉派的新興宗教。起源於伊朗,二位聖者是巴孛和巴哈歐拉,經典有亞格達斯經、隱言經和篤信經等。中心思想是「地球乃一國,人類皆其民」,台灣譯成「大同教」,每年3月2日到3月20日是齋戒月。靈曦堂是巴哈伊的崇拜場所,目前世界上共有7處,向所有宗教的信徒開放,其內可以朗誦各主要宗教的經典,不設神職人員、佈道。也向遊客開放。

古達明納塔(Qutb Minar)
         建於西元1192年,是回教徒的叫拜樓,此處是回教徒在德里建的第一座清真寺。

印度門
         紀念二次大戰中死亡的9萬名印度士兵,類似凱旋門。

~ data from wik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86264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