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日本北陸,有一種獨特的庭園景觀 - 雪吊。

         當地的降雪量相當大,江戶時代初期,園藝師怕積雪壓壞珍貴的松杉,便發展出雪吊技術。首先在樹冠投影的中心位置,立起一根比樹體高上許多的木柱,接著從木柱頂點拉出數十條至數百條的麻繩,然後以大約相同的斜率向各個方向散開,並分別纏在每一根松杉分枝上。隨著樹形與大小的不同,立柱的位置與使用麻繩的數量長度都會跟著變化,麻繩都是每年新製的。雪吊完成後,隨著積雪逐漸增加,麻繩會逐漸緊繃;而麻繩的重量亦隨所吸附的水分而增加,並漸使繩子垂彎成弧形。弧形造成視覺上鬆弛的錯覺,舒緩了樹枝與雪吊之間的緊張狀態。陽光下,風吹過的時候,半融的白雪、青綠的樹與金色的線,在搖曳之間產生眩惑的幻象。雪吊在日本俳句中的角色,不亞於中國詩詞中的亭柳闌舟,有時候它們被形容成「撒網的瞬間」或「束縛之美」,有時被讚嘆成大自然與人造物優雅並存的典範,多愁善感的俳人多半會感傷它的悲劇角色與易逝性。

         雪吊是構造物。它有明確的目的、既定的材料、制式的構法工法,與簡潔的形式,樸素,無裝飾。相對於生命週期長的松杉,雪吊是短暫的;樹是主體,它是附屬物;樹是長時間經自然孕育的珍貴形體,而雪吊是短時間內由廉價材料的人為構成。若松杉的複雜是具體的圖像,雪吊的單純則若虛線一般。不論就視覺或結構來說,雪吊都是樹的輔助線,被具體地標定在空間中。藉由它們,我們體驗到光風雨露雪的輕盈與沉重,我們也感受到幾股力量,在自然物與人造物之間,交錯流動。

~ data from 《TA-台灣建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86264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